術龍五術堪輿貴州分壇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【中醫臨證引文】

向下

【中醫臨證引文】 Empty 【中醫臨證引文】

發表  天相 周一 五月 04, 2009 10:14 pm

原帖由 三慧 于 2008-12-8 13:56 發表于 http://wskybbs.com/bbs/index.php

中醫臨證引文

中醫之臨證思辨

——以運用「麻黃附子細辛湯」的幾種思維方法為例

《傷寒論》麻黃附子細辛湯,乃治療太陽、少陰兩感證的高效方。

原書謂,「少陰病始得之,反發熱,脈沉者,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」。

《湯頭歌訣》曰,「麻黃附子細辛湯,發表溫經兩法彰;苦非表裡相兼治,少陰發熱曷能康」 ?

因太陽、少陰兩感證的基本病機為心腎陽虛,復感寒邪,表裡同病,故用麻黃發表散
寒,附子溫腎強心,細辛搜剔、溫散深入少陰之寒邪。


本方藥僅3味,配伍精當,功專效宏,臨教育運用機會頗多,遠遠超出了原書的適應範圍,而可廣泛運用於內、外、婦、兒、五官科等多種病證。


目前臨教育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:有的醫者畏懼麻辛附而不敢使用;有的即使遇到適應證,亦不願單獨或僅稍事加味使用(僅加一二味),而必加減得面目全非,或喧賓奪主。


若此者療效自然降低,其至無效。

適至反思之時,不咎思維方法之誤,反怨經方難用。俗語雲,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。


茲結合若干病例,談談運用本方的幾種思維方法,以期拋磚引玉。


1.方證對應法


方證對應,又稱方證相應、方劑辨證、湯證辨證等,乃張仲景著作的一大特色。

按照方證對應原則,只要臨教育特徵性症侯與仲景書中的描述相符合,就可將經方信手拈來,而不必受後世創立的諸種辨證方法的限制。

直而言之,這實際上是在重複仲景當年的臨教育實踐,堪稱運用經方的一條捷徑。

如1992年3月曾治我院某男,62歲。患者週身惡寒,背部尤甚,睏倦欲眠,但臥床又難成寐,已歷3日。

其人形瘦色蒼,嗜煙多年,宿患肺氣腫。

3年前曾攝胸片發現肺部有一陰影,初疑為腫瘤,經抗炎治療後陰影消失。

但3年來每年均發病3~4次,每次症狀均以惡寒思睡為主,且必須住院0.5~1個月,疊經輸液(藥用抗生素、維生素、肌甘等)、輸血方能漸漸緩解。

西醫每次診斷均為「肺氣腫」、「重感冒」。

這次本應住院,但患者一想起歷次輸液時手背腫脹難忍,便心有餘悸,故欲先服中藥一試,如不效再住院。

刻診:體溫36.8℃,精神萎靡,睏倦思睡,納尚可,舌淡苔薄白,脈沉細。


《傷寒論》少陰病篇提綱證是「少陰之為病,脈微細,但欲寐也」。

今患者發病伊始,便週身惡寒,睏倦思睡,脈沉細,顯系寒邪直中少陰,而與提綱證基本符合。

故筆者不受本醫歷次的同一診斷與治療的任何束縛,而擬使用方證對應法,投麻黃附子
細辛湯溫經解表。


但慮其年老體虛,且發病已3日,恐汗多傷正,故不用生麻黃而用炙麻黃,再加炙甘草以匡扶正氣。



處方:
炙麻黃10g,熟附片15g(先煎半小時),北細辛6g,炙甘草6g。


服1劑,並無汗出,但週身惡寒,睏倦欲眠等症漸漸消失,精神轉佳。

隨訪1年未復發。

可見方證對應法,實為準確運用麻黃附子細辛湯的一條捷徑。



2.病機推求法

《內經》要求醫者「謹守病機,各司其屬,有者求之,無者求之」。

而「謹守病機」的前提是準確地推求病機,即在盡可能詳盡地審疾察症,完整地佔有四診資料的基礎上,通過由此及彼、由表及裡的歸納概括,分析綜合,最後作出病機診斷,以利於遣選高效方藥。

如前所述,在《傷寒論》中,麻黃附子細辛湯證的基本病機是心腎陽虛,復感寒邪,表裡同病。

這是就外感時病而言。若系內傷雜病,其基本病機則為陽虛寒凝。

實踐證明,臨證時只要細心體察,準確地推求出這樣的病機並不困難。

然而在四診資料不全時(病人函診時經常遇到),就比較麻煩了。

如《中國鄉村醫生》1993年第7期刊出拙文《左小腿劇痛25天》之後,於9月初收到江蘇省張家港市化肥廠衛生所范醫生來信稱:其妻右膝關節疼痛多年(有右膝外傷史10餘年),經X光攝片,診斷為「右副韌帶損傷伴脛骨上端輕度骨質增生」。

該市一醫院曾動員其手術治療,但患者已44歲,估計手術效果欠佳,便予以封閉治療。因經常復發,特函診求服中藥。

筆者讀信數遍,茫然無從下手,連擬數方,皆不中意。

不得已勉力從俗,寄去習用治療久痺的桂枝芍葯知母湯加活血通絡藥物;並告以四診資料不全,無法推求病機以明確中醫診斷,希望補充云云。

范氏於10月13日來信說:服藥6劑乏效。

患者雙下肢酸重,局部腫脹,壓痛明顯,右膝肌肉輕度萎縮,近2天因參加田間勞動,頓覺行走不便……中醫四診:面色少華,舌淡紅,根部有少量白苔,脈濡緩,痛處喜溫怕冷。

筆者據此推求其病機可能屬於陽虛寒凝,遂寄去重劑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:生麻黃30g,熟附片50g(先煎1小時),北細辛20g,熟地60g。囑服6劑。

范氏於12月30日來信說,「您寄給我的處方,我愛人服後效果很好!共服6劑,右膝疼痛全部消失,同原來一樣。經劇烈的體力活動,或勞動亦無任何不適」。

又說「經多次病例驗證,麻黃附子細辛湯對治療腰腿痛病例有特效」。

所謂「特效」,故為偏激的美譽,但亦足以說明推求病機法對於遣選高效方藥的重要性。而遣方不諳病機,猶如盲子夜行。


3.體質辨證法

人之體質,稟於先天,成於後天。

而人稟五行,各有偏重。早在《內經》.上就記載著太陰之人、少陰之人、太陽之人、少陽之人、陰陽和平之人以及木形之人、火形之人、土形之人、金形之人、水形之人的心理、生理、病理特徵與治療宜忌等內容。

《傷寒論》上提到的「酒客」、「淋家」、「瘡家」、「衄家」、「亡血家」等,亦屬於體質辨證的範疇。

歷代醫家大多重視體質辨證,如近代名醫張錫純關於體質辨證的論說更為確切具體,且經得起臨床驗證。

他在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中寫道, 「外感之著人,恆視人體之稟賦為轉移,有如時氣之流行,受病者或同室同時,而其病之偏涼偏熱,或迥有不同。

蓋人臟腑素有積熱者,外感觸動之則其熱益甚;其素有積寒者,外感觸動之則其寒益甚也」。

而麻黃附子細辛湯證的體質病理便是素體陽虛。

故筆者治療風寒外感,常存一「素體陽虛」之念於胸中,使麻黃附子細辛湯大有用武之地。

如1991年冬治一男患,47歲。

其人反覆感冒1個月餘,曾用過人參敗毒散、小柴胡湯、桂枝湯合玉屏風散等,均無顯效。

刻診:眠食尚可,能堅持工作。

惟下午及晚上背心發冷, 頭面畏風,流清涕,舌淡紅苔薄白,脈稍弱。似無明顯陽虛之象,緣何以上方藥無顯效呢?

細詢之,方知其人經常腰痛綿綿,脾胃素畏寒涼,夏季也不敢吃生冷之物,屬於陽虛體質無疑。

乃投以麻黃附子細辛湯:生麻黃15g,熟附片30g(先煎半小時),北細辛15g。

僅服1劑,諸恙霍然。

回憶30年前,筆者在成都讀書時,我校 劉 教授頗善醫道,惟自身常年失眠一證,遍用諸方,療效平平,深以為苦。

因聞城裡一老中醫一年四季治病,無論男女老幼,亦無論所患何病,開手便是麻黃附子細辛湯,竟爾門庭若市,門診人次逾百,且經年不衰,於是「火神菩薩」聲名鵲起,便往一試之。

既至,老醫令其伸舌,隨口吟曰「麻黃附子細辛湯」。

助手立即抄方與之。

劉 教授悻悻然,又轉思不姑妄從之,遂抓藥2劑。

不意服完l劑,當夜竟然安睡!

筆者因訝其異,曾訪問過一些病者。

據說此老中醫經年累月如此開方,僨事者偶爾有之,但有效率仍然很高。

至於其觀舌之「訣竅」則是:凡舌質不現明顯熱象者,便一律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。

此與明代張介賓治病,凡無熱象者便常用溫補藥物,豈非如出一轍?筆者附記及此,絕非欣賞這種置四診八綱的簡單化、公式化的所謂「絕招」,只不過是說明麻黃附子細辛湯適應範圍廣,運用機會多而已。

若能講究臨證思維方法,其效必彰!


[本文由作者余國俊老中醫正式授權中醫名家網進行網絡發佈,余國鈞之全部文章,即將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以《中醫臨證思辨錄》、《我的中醫之路》為名出版發行]


各位朋友:

我是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策劃編輯,目前正在陸續推出《中醫新課堂》叢書,不過,這套叢書絕對不僅僅是一套書而已,而是要求中醫名家對每個案例做「精細入微、苦口婆心」地講解,就如同 古代中 醫師承教育,師傅「手把手」地傳教自己的入室弟子一樣。——遺憾的是,目前中醫圖書之中,這樣的圖書非常罕見。


下面,我們給出了一個「樣章」,是名老中醫余國俊的一個案例,其他的每個案例,都會遵照這種「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」的寫法。


為了讓這套叢書的每個案例,大家都能「讀得懂、學得會、用得靈」,我們特地把每個案例的原始診斷予以公佈,請網友中的「執業中醫師」予以獨立辯證、用藥,然後,我們再公佈余國俊老中醫的詳細診治思路。


也歡迎大家提出各種疑問,各位網上中醫同仁進行切磋研討,互動交流,何樂不為?

下面,我們先給出余國俊老中醫的一個完整的案例,然後,我們再給出其他案例的「診治現場」,請大家獨立診斷一下,幾天後,我們會公佈余國俊老中醫親手診治的全部過程。


——同時,也歡迎網友對我們發出案例中的個別錯誤、錯別字進行「糾錯」,中醫的振興,要靠大家的力量!




引用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URpYWtKRGB7q7S1aQ3ITtzQ-/article?mid=96


天相


回頂端 向下

回頂端


 
這個論壇的權限: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